顶点小说网

顶点小说网>葬明1644 > 第246章 软饭硬吃(第2页)

第246章 软饭硬吃(第2页)

“多少?”

“足有二十三门,而远处的那座定中门,就是鞑子火炮齐攻的地方。”清蘅子轻轻说道:“地崩山摧壮士死。。。。。。几十门红衣大炮一齐放射的景象,我原先想象不到,但见到眼前的景象,已是明白了一些。”

“是啊,光是看事后的这般样子,就叫人害怕,当时在城墙上的那些壮士,不知要面临何等惊心动魄的景象。”林霁儿说到此处,回过味来:“小姐,姑爷当时是不是就在那门楼上?”

“他与所有将士,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才撤离。”清蘅子这次没有否认“姑爷”的说法。

“姑爷真了不起。”

林霁儿毫不吝啬自己的好评,忽地伸出小手又道:“小姐,前面那条街,就是鞑子最远攻到过的地方啊?好近哦,感觉那边随便扔块石头,都能砸到这里。”

“应当是了,确实好近啊。”

清蘅子凝神细望,只见那道路口处的街垒还在,地面上满是斑斑血迹。

她望着望着,眼前似乎浮现出了那日的景象。

她不是那种生于深闺之中,长于妇人之手的柔弱女子,也有着远超同龄人的胆略。但确实没有想到,在鞑子已经攻到如此近的距离时,襄樊营的士卒们还在顽强抵抗,而韩将军也依旧坚守在镇江楼上。

这个距离实在是太近了,一旦鞑子突破了防线,那楼上之人,几乎没可能跑掉。

这是需要极大极大的勇气的。

清蘅子又不由得想到了他在光化城外,单骑招降众将,弯弓射大雕的事迹,以及许许多多的写在襄樊抄报上的故事。

记得那人在报纸上说过,他是开钢铁厂的,所以意志比钢铁还要强硬。。。。。。真是个好形象又带点自夸的比喻啊。

天下的男儿这般多,恐怕也只有他能说出那样的话吧?

“哇,小姐你看,这里还有几处弹孔呢。”林霁儿大叫起来:“姑爷当时就站在这里么?那几枚铅弹只要稍稍偏出一点,后果。。。。。。后果简直不肯设想啊。小姐,姑爷的胆子也太大了吧?”

清蘅子也注意到了身后,铅子洞穿墙壁而留下的孔洞,一张脸肉眼可见地变得雪白。

她转过身去,伸出手,绕着那孔洞轻轻地画着圈,两道眉毛深深地皱在一起,露出又害怕又心疼又感怀激动的神情。

战后,他给她写过信,在信中,详细地叙述了战事的经过,尤其褒扬了襄樊营将士们英勇的大无畏的精神,可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些。

当时那人所面临的情况,远远远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危险。

而就在这种极端危险的情况下,他置之死地而后生,亲率侍从卫队,直捣鞑子中军,取得了甲申以来抗清第一大捷。

原来这一切的一切,都是在这种环境下发生的。

清蘅子感觉心中有道弦,被人轻轻拨弄了一下,万般情绪涌了上来,低低说了句什么。

“小姐,你说什么?”

清蘅子深吸了口气,缓慢而又坚定地说道:“我说,我的相公,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!”

。。。。。。

“阿嚏,哪个小娘们在骂我。”

东门附近的一个小院里,韩复揉了揉鼻子,又道:“你继续算,每一笔都要算清楚,老子穷得都要当裤子了,这些大户却整日在城中吃香喝辣,岂有此理!”

勤务处的丁树皮,镇抚司的冯山,文书室的陈孝廉,还有孙习劳以及她带来的几个账房,分坐在长条桌的两侧,每人面前都有个算盘和账本。

丁树皮虽然在其他方面马马虎虎,但对数字和钱粮一道,却有着极高的敏感性。

算账很厉害的。

他手上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,口中却一刻不停地说道:“查得谢家有新购进的带花园的宅院两座,合计白银一万八千五百两;现银三万二千一百七十两三钱八分;金玉珠宝叫厘金局估价所的人验过了,折价七千三百两;另有

古董字画等,约莫几千到一万两左右,估价所的人说,现在行情不好,很难卖得上价钱。不算这一项,共计查得。。。。。。呃,五万七千九百七十两又三钱八分。。。。。。”

说到这里,丁树皮用大拇指蘸着唾沫,又翻开了账本的前面一页:“刘、王、谢这三家,都是河南来的大户,逃难之时,家产都换成了银子,到襄阳以后,只买了宅邸,因此名下都无田产。这三家共计抄得十三万六千两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