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

顶点小说网>九龙夺嫡,我真不想当太子 > 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廷养士百年仗章死义正在今日(第1页)

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廷养士百年仗章死义正在今日(第1页)

听到太子这么一问,三皇子心里咯噔一下。

这问题。。。。。。不是秃子头顶的虱子,明摆着的常识吗?

太子突然提这个,他是想干嘛?

他不敢贸然开口,因为太子这个人太诡计多端了,一不小心就会。。。

雪落无声,夜深如墨。

长安城外三十里,一座荒废多年的驿站孤零零地矗立在官道旁,屋檐积雪压得木梁咯吱作响。风从破窗灌入,吹动墙角一堆泛黄的卷宗,纸页翻飞,仿佛有谁在暗中低语。

忽然,一道黑影跃上屋顶,踩碎瓦片,却未惊起半点尘埃。那人披着斗篷,帽兜遮面,只露出一截苍白的手指,正缓缓抽出腰间短刀,在窗棂上轻轻划下一道痕迹??是个“十”字。

片刻后,他翻身而下,蹲在门前那口早已干涸的古井边,伸手探入井壁缝隙,抠出一块锈迹斑斑的铜片。铜片上刻着半个符文,残缺不全,但与传说中的“镇龙令”极为相似。他凝视良久,低声呢喃:“第七片……终于找到了。”

话音未落,远处传来马蹄声,由远及近,整齐划一,似是禁军巡夜。他迅速将铜片收入怀中,身形一闪,隐入林间。待骑兵驰过,原地只剩下一串浅淡脚印,很快被新雪覆盖。

与此同时,太学院深处,兰台秘阁灯火通明。守阁老学士正在整理典籍,忽觉一阵阴风扑面,书架上的《逆鳞录》残卷竟自行翻开,停在那一页写着“七皇子非废,实为锁魂之钥”的地方。烛火摇曳,映得那行字忽明忽暗,宛如活物呼吸。

老学士心头一紧,急忙合上书册,却发现封底夹着一张陌生纸条,墨迹犹湿:

>“十字未成,心祭将启。若无人应劫,则龙醒之日,即是山河崩裂之时。”

他手一抖,茶盏落地,碎成数片。

***

三日后,江南水乡,乌篷船轻摇于烟雨之中。一名女子坐在船头,素衣如雪,眉心一点朱砂痣,静静望着岸边垂柳。她身边放着一只竹篮,里面盛着几本旧书,最上面一本正是删改版《逆鳞录》,封面已被摩挲得发白。

渔夫撑篙经过,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:“姑娘,这天气还出来读书?小心寒气入体。”

女子微微一笑:“我在等人。”

“等谁?”

“一个不该回来的人。”她声音极轻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,“但他一定会来。”

果然,暮色初降时,江面雾气渐浓,一艘无帆小舟自远处缓缓驶来。舟上立一人,青袍素履,面容清瘦,双目深邃如渊。他手中握着一根竹杖,杖头挂着一盏灯笼,灯焰竟是幽蓝色的,照得四周雾气泛出诡异光泽。

女子起身相迎:“你终于来了,赵承渊。”

七皇子??如今已被称为“谢先生”的那位老人虽已逝去二十年,但他的名字仍如暗流般在江湖与朝堂之间流转。而眼前这位,正是当年九子夺嫡中最为神秘的一人:失踪已久的**五皇子赵承渊**。

他曾被视为温良恭俭的典范,却在黄河复流前夜突然叛出皇宫,投奔玄胤会,据传亲手献祭了三位兄弟以求开启“第九片”。而后人间蒸发,再无踪迹。

此刻,他踏上岸,目光落在女子脸上,久久不动。

“明心师太圆寂那年,你说你会守着真相。”他终于开口,声音沙哑,“可你还是把它写出来了。”

女子低头抚过《逆鳞录》的书脊:“我没有添一字虚言。我只是把你们藏起来的历史,还给了天下人。”

“你知道后果吗?”赵承渊冷笑,“这本书一旦流传,必有人妄图重启阵法,妄图驾驭龙脉,甚至……称帝。”

“我也知道有人会想毁掉它。”女子抬眼直视他,“可若连记忆都被抹去,我们又凭什么记住教训?”

赵承渊沉默良久,忽然问:“你相信‘心祭’吗?”

“我信。”她答得毫不犹豫,“当年谢先生跪在母亲坟前的那一夜,便是心祭的开始。他放下了恨,也放过了自己。这才是真正能镇住龙怒的力量。”

赵承渊闭上眼,仿佛被刺痛。再睁眼时,眸中已有泪光:“可我不是他。我手上沾的血太多,听见的地脉哀鸣太深。我曾以为我能掌控一切,结果……我成了第一个被反噬的人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