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这里,牛?冷笑起来:“不过有道是恶人还须恶人磨,孩儿斗他不过,自有人收拾他。等着吧,昨夜清兵已经攻入樊城,今晨连姓韩的留下来看家的最后一点兵马也调到樊城去了,孩儿估计,就在这一两天了。”
“越是到了这个关头,越是要戒急用忍,千万不可表现出一星半点的幸灾乐祸,否则人家拉你我父子二人陪葬的本事,总还是有的。
“好汉不吃眼前亏,这个道理孩儿自然是明白的。”
“唉。”牛金星忽地叹了口气:“说起来韩复此人,还是有些本领的,若是能早些为我大顺所用,说不得朝廷就不会落到今日这般田地。”
“爹,这都什么时候了,还大顺朝廷呢!”牛金星左右看了看,压低声音:“天下这局势爹还没看明白么,大清席卷而来,谁也挡不住的。咱们如今要做的,只有一件,便是等清兵到后,带头归顺,如此才是保全家族唯一之
法。
"
牛金星端起茶盏,盯着里面明黄色的茶汤,没有说话。
此人说起来也是明末的一位传奇人物,由一个小小举人,成为大顺王朝的宰辅,踏上文臣的巅峰。当时牛金星的一大爱好就是研究劝进、登极的仪注,因此还先后两次主持了李自成的登极大典。
可惜顺朝垮台的速度,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还要快,一连串的失败,使得牛金星对大顺失去了信心,在大顺军队路过襄阳附近的时候,偷偷脱离大部队,藏匿到了儿子牛?的府署当中。
见父亲不说话,牛?又道:“爹,孩儿早已探听明白,人家清廷对降臣是真的不错。远的咱们便不说,就是南阳这些官员,哪一个不是原级留用?新野的徐龙光,顺军过境的时候,跑到乡下避祸,任由顺军破城屠杀,可清兵
一来,他又跑去迎接,照样还是新野知县。还有邓州,被咱们大顺杀的十室九空,人都死完了,就活下来一个通判吴绍先,也是带头迎降,清军立马官升一级,叫他做了知州。想那徐龙光、吴绍先又如何与孩儿比,新野和邓州,
又如何与咱们襄阳比?”
牛?喝了口茶水,继续劝说:“再者说了,父亲是大顺的宰相,地位何等不一般?若是由父亲倡义归顺,虽说不能原级留用,但少说可以争取一下湖北巡抚什么的,届时我牛家才能长保昌盛。”
牛金星眸光闪烁,看起来颇为意动。
不过终是说道:“为父官职太高,又素来为明朝遗老遗少诽谤,清廷恐怕不便安排职务。只要哥儿你能有妥善的安置,老夫便心满意足了。”
父子二人正满怀憧憬的畅想着未来的种种美好呢,牛?就见到府中一个管事在外头探头探脑,想进又害怕打扰而不敢进。
“有何事要报,进来说。”牛?坐直了身子。
那灰布袄老汉弯腰进来:“老爷,老太爷,小的方才在青云楼闻听有襄樊营哨骑在喊,说韩都在樊城先后击败吴、尚二王,大破清兵,大获全胜。听说,听说就连那智顺王尚可喜,也被韩都尉生擒。”
“什么?!”牛金星、牛?父子同时站了起来。
一向工于心计,喜怒不形于色的牛金星,这时瞳孔发散,神情错愕无比。
而牛?更是大张嘴巴,仿佛能塞进去一个鸡蛋。
清兵不是已经破城而入了么,姓韩的兵马不是已经全都打光了么,怎么,怎么可能还大破清兵,大获全胜?
而且,就算是姓韩的侥幸击退兵,守住了樊城,但又怎么做到能俘获尚可喜的?
XX。。。。。。
这简直连襄樊抄报上的那些胡编乱造的三流小说家也不敢这么写啊!
“这怎么可能?你是不是听错了?!”牛?是一万个不相信。
“在老爷和老太爷面前,小的如何敢扯谎?”那灰布袄的老汉,又从怀中掏出一叠红纸:“那襄樊营宣教队的,连捷报都张贴出来了。”
“我看看!”
牛?一把夺过,展开之后,赫然见上面写有“两名王,大获全胜”八个大字。
在这八个大字下面,还有几行小字,简略叙述了战事经过,其中就提到了活捉尚可喜的事情。
短短一页纸,牛反复看了数遍,感觉上面的每一个字,都如同锥子一般,狠狠地刺在自己的心口。
“假的,一定是假的,全都是假的!”牛?猛地将手中捷报揉成一团,掷在地上,大喊大叫起来。
牛金星弯腰捡起,脸色也是越看越黑。
他不敢完全相信,但心中却本能觉得不是假的。
不论是明顺清哪一方,战报夸大都是常规操作,但没必要夸大到这个份上。
你可以写击溃了吴三桂和尚可喜,但不能编造尚可喜被生擒这种没法作伪的谎言。
过于离谱,所以很可能是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