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外那个中年道士,徐永生也认识,正是出身宗室的秦池东秦观主。
“此番,多亏谢、徐、鹿三位居士慧眼如炬同时仗义直言,方才揭破六道堂反贼的谋划,免除一场纷争。”老道士杨轩连连向徐永生道谢。
徐永生客气道:“六道堂乃朝廷钦定逆贼,徐某和友人也只是因缘际会,当初心有怀疑,仓促出声有失莽撞,好在结果是好的。”
几人落座之后,随着时间推移,交谈开始渐渐变得随意。
徐永生也不多打听六道堂之事,聊到后来,反而是跟秦池东咨询巴蜀人文地貌更多。
他九月份去巴蜀探望马扬,此事没打算瞒人,到了马扬那边也是光明正大访友。
只是除此之外,不为人道者,则是他打算循着脑海中神兵图的指引,再探访下一条线索,这个就要自己私下里行事了。
越是熟悉了解剑南巴蜀情形,才能越在面上不动声色,不引人注意。
除了平时自己翻阅山川地志相关典籍外,便是跟马扬通信时,看对方介绍描述的一些信息。
只是一来信上文字所限,二来马扬也才刚到巴蜀不足一年,顶多摸清楚他任职的眉州一带情形,对巴蜀其他地方就所知有限了。
秦池东则不同,对方在蜀地生活了二十年以上,各地风土人情都有所了解,这时娓娓道来,徐永生眼前仿佛有张无形的地图铺开。
剑南巴蜀,同样有世代传承的名门和雄踞一方的豪族,但因为此前雪原异族和西南石林国的来回侵袭,当地世家望族凋零了许多。
西赵氏迁往关中,与东赵氏合流。
巴氏同样出川,改迁往潇湘之地,已经不复当年盛况。
如今人们提起巴蜀望族,头一个想起的其实是新后出身的姜氏。
论历史,姜氏并不出众,但当今乾皇宠信和不断赏赐、栽培之下,新兴的姜氏已经堪称巴蜀第一望族。
而再往下排,当地最举足轻重的人物的便是十大异姓郡王之一,剑南节度使,嘉州郡王邵乐水。
他也是朝廷在蜀地的第一高手,直接应对雪原异族和石林国的锋芒。
按朝廷规制,剑南节度使的常规驻地在益州,而邵乐水被封在更偏西南的嘉州,也是更靠近前线的意思。
至于凉山等地,压根就是前线。
不过,相较于二十年前,大乾皇朝在西南的态势已经收缩不少。
前任剑南节度使的封地在黎州,比嘉州还要更靠近西南。
不过那位黎州郡王在距今约十二年前,因为传闻中暗通西南石林国,养贼自重,而被朝廷处死。
但具体情形如何,在巴蜀当地讳莫如深。
秦池东讲起此事,也是随口带过。
徐永生倒是曾经听马扬讲起过,当朝新相姜志邦,便是十二年前发迹。
彼时,他堂妹尚未封后,还是贵妃。
自前任剑南节度使身死之后,姜氏在巴蜀正式开始腾飞,这些年来在巴蜀一贯气焰熏天。
只有面对嘉州郡王邵乐水的时候他们才讲几分礼数。
余者,也就是有道门北宗背景的问剑阁,还能有些许存在感。
只不过大乾皇朝的道门,本来就与皇室、权贵息息相关,新后当年更是曾在道门北宗挂名修行,所以双方之间关系纠葛难言。
直到前不久月圣劫贡一事,才叫姜家真正吃了回大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