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书明心中思绪起伏,但面上重新恢复泰然。
今年的学宫年考,他也不是没有收获,徐永生留在太学不动,但有别的学生从太学升入国子学。
鹿婷便是如此。
只不过,鹿婷和谢初然情形始终不同,许书明同许氏一族对她还有些疑虑。
而徐永生本人,对自己升不升国子学,其实是无所谓的态度。
一月底走过场的年考之后,他生活和修炼一切如常。
相较于自己这次走过场的年考,徐永生反而更关注今年二月二十二春社日。
学宫外院将组织一场“提前批”考试。
已经温养读书人体气有成,准备好笔、墨、纸、砚四宝的学宫外院学生,可以提前一年参加九品的儒家入品典仪。
三年前,徐永生便是自此正式踏上修行路。
如今,该轮到宁山了。
这孩子天赋不凡,本身又有基础,去年十一月入学宫外院,经过三个多月的修炼,便做好各方面准备,今年春社日直接参加考试。
“要是先生您能来主持这次入品典仪就好了。”宁山略有些惋惜。
徐永生闻言莞尔:“怪我修为进步太慢。”
宁山顿时慌了:“学生不是那个意思,先生……”
徐永生微笑摇头:“无妨,等你明年正式入学后,多半还要犯在我手上,到时候我再打击报复,慢慢炮制你。”
宁山松口气,反而笑道:“这正是学生所愿。”
他家里环境不错,父母甚至都是儒家武者,但品级不高。
以他们家的条件,宁山很容易得到东都学宫的入学资格,但即便他表现优异,按照目前的规章制度,他也只可能入四门学就读。
宁山得知徐永生可能留校任教且就是在四门学后,反而因此而高兴。
待到二月二十二春社日,宁山参加提前举行的儒家学子入品仪式,很顺利便通过,成为一名九品武者。
随后,他便来向徐永生报喜,徐永生亦为他感到高兴。
“修成三才阁后,要开始温养儒家五相五常了。”宁山一边向徐永生奉茶一边说道:“关于第一阁的选择,学生有些想法……”
徐永生端着茶杯,平静言道:“虽然做老师的有诸多教导,但在类似事的抉择上,主要还是看学生自己拿主意,相信学宫那边的讲师们也是这个意思。”
宁山颔首:“是,学宫讲师允许我们自由选择三关五相的修炼。
依学生爱好,自然是偏向于义、智、信的。
不过如先生您早先教导过,五相五常,可以少不能无。
虽说等之后再选‘仁’、‘礼’也无妨,但学生考虑九品最先温养的第一阁,选择五常之仁。
然后再选‘义’与‘智’。”
仁、义、智,第一层三才阁和我完全一样了……徐永生眨眨眼。
()